top of page

董事會

Melville Boase

Melville Boase 是獨立律師事務所 Boase Cohen & Collins 的共同創辦人。

他於 1965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利物浦大學;隨後在University of Campinas, São Paulo, Brazil, 學習了一年,學習國際私法比較法,並於 1970 年在英國獲得律師資格,之後在南威爾斯開始全職工作。

 

Mel 於1977年抵達香港,擔任香港政府的檢察官。 1980年,他與其他律師聯手於1980年成立了Robertson Double & Boase律師事務所;1985年,Mel與同事Colin Cohen 成立了Boase Cohen & Collins律師事務所。Melville Boase 一直致力於維護外籍傭工的權利。自1981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外勞事工中心的財務主管。他透過無償服務或法律援助的方式,協助了無數外籍傭工的案件。

 

Mel同時也是 Voice for Prisoners 的支持者,這是一個致力於維護囚犯福祉的慈善組織,也是香港賽馬會的成員。他積極參與Freemasons活動,並定期與香港Pipe Club的朋友們聚會。

Mel Boase.jpg
Philip L Wickeri, Ph.D. DD.jpeg

魏克利係香港明華神學院同Theology Department of Chales Sturt University (Canberra) 系嘅基督教史教授。佢對東亞嘅基督教歷史同跨文化神學都好有興趣。  佢最近同陳睿文合著嘅書係《爾國臨格:港澳及內地聖公宗圖片史》。英文同中文(香港,2019年)。佢係曾經獲獎嘅《辦好教會: 丁光訓與他的時代》( Orbis ,2007)嘅作者。寫過或編輯過十本書,一百多篇文章,中文同英文都有。

Philip L Wickeri, Ph.D.

Eman_Profile_Pix01.jpg

Emmanuel Villanueva

Emmanuel ‘Eman’ Villanueva 自 2004 年起加入外勞事工中心(MFMW) 董事會。他於 1991 年以外籍家政工人的身份來到香港,是當時香港為數不多的男性家政工人之一。

 

1993 年,他來到 MFMW。由於其他人都很忙,他接聽了一位外籍家政工人的求救電話,要求他們從虐待他的雇主手中解救他。這通電話讓他永生難忘。

 

Eman 是Asian Migrants' Coordinating Body (AMCB) 的發言人,該機構是香港最大的外籍工人組織和工會聯盟。他同時擔任United Filipinos in Hong Kong (UNIFIL-MIGRANTE-HK) 的秘書長,以及Filipino Migrant Workers' Union (FMWU) 的副主席。這些連結有助於確保傳教服務紮根、真正回應需求。

 


2011年,他代表 United for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Rights(UFDWR) 參加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00屆會議,並在會上通過了第189號公約。 ILOC-189是一套旨在改善全球家事移工工作條件的國際標準。

 

Eman與同為工會會員的Lalay婚姻幸福。他們育有一女Elca,現居香港。

Chan Ka Wai.png

陳嘉偉是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及Labour Action China的執行長。他參與中國勞工運動和公民社會運動近三十年。他經常受邀就中國勞工發展和人權議題發表評論。此外,陳嘉偉也在香港、中國及亞洲地區提供有關全球貿易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勞工培訓。

 

嘉慧擁有神學、社會和法律的培訓,擁有神學碩士和學士學位以及法學研究生證書和學士學位。

陳嘉偉

Edwina

Edwina Antonio Santoyo

SKM_C25820062011480.jpg

The Revd Dwight Quijano
de la Torre

Revd Dwight Quijano de la Torre 自 1994 年以來一直擔任聖約翰大教堂的牧師,並擔任外勞事工中心牧靈服務和福利計劃的隨軍牧師。他出生於菲律賓西米薩米斯省,於 1978 年在菲律賓獨立教會 (IFI) 被任命為牧師。

 

他擁有菲律賓St. Andrews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神學學士學位和神學碩士學位,以及菲律賓 Trinity College 的心理學文學學士學位。

 

在移居香港服務移民社區之前,他曾擔任 IFI Obispo Maximo 的執行助理。他於2002年與 Estela Bautiza dela Cruz 結婚。他目前擔任外勞事工中心委員會主席。

Aaron Ceradoy

Aaron Ceradoy 是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 (APMM) 的總經理。他最初在 APMM 擔任「發展與被迫移民」專題計畫的計畫協調員,積極進行研究、倡議並參與有關發展、移民和移民處境等主題的政府間會議。他也是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APRN) 的召集人委員會, 以及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Group of the CPDE Migrants and Diaspora constituency (APRN) 國際協調小組的成員。

Aaron Ceradoy

Fr. Jay Francis Flandez

Jay Francis Flandez 神父畢業於菲律賓的University of San Carlos,獲得心理學理學士學位,主修工業心理學和輔導與諮詢。中學畢業後,他在南萊特省馬阿辛市的Pope Pope Paul VI Minor Seminary繼續接受神父培育,並加入了Divine Word Missionaries。 2004年3月30日,他完成了神學學習並被祝聖為神父。

他被派往中國省,後來被派往香港從事傳教工作。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正式的語言學習後,他於2006年至2011年被派往大嶼山,隨後被派往彩虹聖家堂擔任助理本堂神父。在此期間,他於2011年被派往羅馬參加短期培育課程。

2014年7月,他被任命為香港天主教移民司鐸。對許多人來說,「Fr. Jay」是聖言傳教士協會的成員。

1502366_818318931521523_2799218222883310
Dean KK.jpg

Very Reverend Kwok-keung Chan

陳國強牧師自2021年5月1日出任聖約翰座堂主任牧師。在香港島教區服侍之前,他是東九龍教區聖三一座堂的主任牧師。

陳國強牧師積極參與教省及教區多項事工。他是教省《教會政策文件》工作小組成員,與時任聖約翰座堂主任牧師的謝子和主教及諸聖座堂的范晉豪座堂主任一同草擬的有關文件,於2016年的第七屆教省總議會上獲得通過。他亦是教省常備委員會、教育專責委員會及聖品考核專責委員會成員。

於明華神學院完成聖職訓練後,陳牧師由2007年開始在香港聖公會侍奉。他曾擔任聖匠堂的助理聖品,之後成為聖三一座堂的堂牧、副座堂主任牧師及座堂主任牧師,也同時是聖奧古斯丁小堂的主理聖品。

投身牧職前,陳牧師是聖公會牧愛小學的訓導主任和英文老師。在東九龍教區侍奉期間,他是多間小學及幼稚園的校董會主席和校監,且身兼多間學校的校董會成員超過十年。他也是新一屆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的主席。

在社會服務方面,陳牧師是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安老院舍管理委員會成員,協助加強教會及福利協會的合作。他同時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董事會委員。

Mary Yuen.jpeg

Mary Mee-Yin Yuen

阮美賢女士是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社會倫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聖神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編輯。她在美國Berkeley的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獲得博士學位。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基督教社會倫理、亞洲移民與移徙、女性神學和儒家倫理。她是Solidarity and Reciprocity with Migrants in Asia: Catholic and Confucian Ethics in Dialogue(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2020年)一書的作者,也是 Displacement and Disqualification: Asian Feminist Theological Perspectives(Manila: Claretian Communication出版社,2022年)一書的聯合編輯。此外,她也參與天主教會的各項事工,包括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和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

外勞事工中心 (MFMW) 是一家註冊慈善組織,致力於為香港移民提供響應式服務

  • 黑色的Facebook圖標
  • 黑色的Instagram圖標
  • 黑色的Twitter圖標
  • 黑色的YouTube圖標

Copyright © 2024 MFMW Limited

HKCSS Logo.jpg
WiseGiving Charity (color).jpg
bottom of page